北京广播电视台7件作品获广电总局2023年三季度推优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北京广播电视台7件作品入选。
2023年总局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在38℃高温下送餐是种什么体验?》(交通广播中心)
《博物馆之城》第二季(卫视频道中心)
《我是规划师》第四季(新闻频道中心)
2023年总局三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
《四天三夜,被困门头沟列车乘客大救援》(新闻广播中心)
《闻“汛”而动》(新闻频道中心)
《向前一步——久“违”进站路》(卫视频道中心)
《落坡岭——受困旅客救援全纪录》(新闻频道中心)
广播创新创优节目
《在38℃高温下送餐是种什么体验?》
记者注册成为一名外卖骑手,亲身体验38℃烈日下送餐。经历了商家出餐慢、找不到商家、平台派单多又难拒绝、平台推荐路线不合理、找不到顾客家等一系列问题。最终2个小时只送了4单,又因为其中3单超时被扣款8.32元,实际总收入13.38元。短视频全网总播放量近400万、点赞6万+、评论2万+。大量网友表达了对骑手的关注、理解,也对平台的相关机制提出了优化建议,还有不少网友对记者的这类体验式报道表示支持,呼吁再多体验其他行业一线劳动者的工作。报道也被光明网等多家媒体转载,一些自媒体大V还以该事件为由头,进行了二次创作。美团和饿了么平台高度关注做出反馈。
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博物馆之城》第二季《中华文明探源季》
节目以“探源”为主题,以中华文明五大特性为灵魂,以文明遗存和博物馆为探访对象,组团展开溯源而上的文明求索。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领衔文明探源团,带领王昱珩、李杰、郑璐等固定嘉宾,并邀请何冰、于震、王耀庆、徐梦桃、朱洁静、李响、陆川、曾黎、郑凯、尚敬、郭培等不同领域的嘉宾一同开启探源之旅,探秘12个中国历史文化遗迹和博物馆。12期主题分别是《简牍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乐舞文明》《天文探源》《中医探源》《行见文明》《酒见文明》《筑见文明》《青铜文明》《丝见文明》《玉见文明》。
《我是规划师》第四季《未来元年》
《未来元年》全面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先进理念、典型案例和优秀成果,通过故事化、人物化的表达,对专业规划内容进行了大众化传播的转化,全方位展示了北京在减量发展形势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节目让蕴含“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主线的北京这座城的故事“潮”起来,同时,努力探索融媒时代电视节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节目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新发展、新阶段、新特点;针对中国大城市治理难题等社会高度关切的热点议题,进行了经验分析、理念输出及思想启蒙,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价值。
优秀广播新闻作品
《四天三夜,被困门头沟列车乘客大救援》
7月30日,由台风杜苏芮引发的北京这场140年最大的降雨,冲毁路基、截停正在门头沟境内丰沙线上行驶的三列火车,困住了来自不同地方的近3000名乘客。新闻广播汇集全频率精英采编播力量,在8月4日一早推出的广播专题《四天三夜,被困门头沟列车乘客大救援》,在全国媒体中第一时间、全景式展现了北京属地、铁路、部队、当地群众等各方面针对受困列车开展的陆空大救援,内容独家、全面,广播特色鲜明,充满人文关怀。
优秀电视新闻作品
《闻“汛”而动》
汛情就是命令,新闻频道中心闻汛而动,从7月30日至8月1日连续三天以电视+网络全媒体直播的方式,第一时间报道灾情、发布权威消息,第一时间报道全市抢险救灾实况,第一时间报道冲锋在抗洪一线的党员干部、凡人英雄,全景式呈现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决行动,展现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坚定决心,起到了暴雨中社会情绪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向前一步——久“违”进站路》
本期节目是全国首个聚焦“铁路沿线综合整治”难题展开讨论的节目,直接关注城市居民生活的急难愁盼,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发挥出重要作用。充分发挥首都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推动各项政策的透明化上发挥出重要作用。一户一策,为破解铁路沿线历史遗留难题提供新思路。相关视频播放量46.4万人,点赞人数超过10万人次。节目为铁路周边综合整治的政策宣讲与违建拆除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落坡岭——受困旅客救援全纪录》
作品从三位新闻当事人(旅客亲历者)的视角,通过当事人的讲述、当事人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对海量新闻素材的梳理加工,以多元立体的叙事视角,真实还原了丰沙线受困旅客救援这一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深入挖掘了这一新闻事件的大量细节,全景再现了这一新闻事件的全程全貌,深刻表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与果断处置,以及市应急处置决策团队、各路救援部队、落坡岭社区居民等事件当事人的时代群像和精神境界。